根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海洋局)2025年6月发布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及2025年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相关信息,2025年度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聚焦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等领域,遴选出十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带动产业升级的先进技术成果。由朗诚科技主持研发的“海水营养盐原位监测传感器关键提升研发与产业化”成功入选。
这次遴选出十项成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如3500米级超深水高压海底管道、深海浮式平台天然气处理装备等,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二是推动产业升级。如智能水下机器人、浮式风电平台等技术,推动了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新能源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三是支撑生态保护。如三角岛智能监视监测体系、海洋生态修复数字化监管体系等,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了科技支撑;四是促进融合发展。如“源火”采集技术(体育+科技)、北斗星基增强系统(测绘+海洋)等,推动了海洋科技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创新。这些成果不仅突破了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更推动了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广东“海洋强省”建设提供了核心支撑。
“海水营养盐原位监测传感器关键提升研发与产业化”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项目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助,攻克了微型化、低功耗、防生物附着、高稳定性、高精密度的技术挑战,突破制约海水营养盐在线监测仪器产品化的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了仪器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营养盐分析仪完全依靠进口的现状,实现国产替代。研发成果获多项发明专利,产品在国内沿海重大监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销售超过500台套,并被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为保障海洋环境安全和海洋防灾减灾体系构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2025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十项先进技术成果名单如下:
一、面向海洋测绘的北斗星基增强系统研制及应用
二、3500米级超深水高压海底管道研制及产业化
三、深海浮式平台天然气处理装备研发与产业化
四、三角岛智能监视监测体系构建
五、可燃冰开采及应用技术(“源火”采集技术)
六、智能水下机器人(AUV/ROV)技术
七、浮式风电平台关键技术(“明阳天成号”)
八、深海矿产勘探开发技术
九、海水营养盐原位监测传感器关键提升研发与产业化
十、海洋生态修复数字化监管体系